并購正熱,水務行業跨入戰國時代 |
2015-2-12 9:05:16 閱讀次數:969 |
●未來3~5年內,水務行業將產生百億元產值、千億元市值的標桿性企業。未來5~10年,我國水務行業將誕生國際性的水務企業 ●最有價值的水務公司可能就是與政府和最終用戶產生高頻次、良性互動,技術和流程優化迭代速度最快的企業 市場分析 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控股”)去年末向安博凱直接投資基金、哈德森清潔能源投資基金收購金州環境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州環境”)92.7%股權,交易額超過30億元人民幣,成為近年來我國環保市場最大的一樁交易。 隨著新《環境保護法》的實施和一系列政策出臺,依法治污、嚴格執法已成為新常態,環保產業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并購成為企業自身發展壯大的方式之一。而自去年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以來,環保市場并購事件更如雨后春筍。水務企業并購有什么自身特點?將呈現什么發展趨勢?本報約請專業人士進行分析。 政策需求驅動下的我國水務產業近年來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態勢,逐漸走向快速成長期,產業蛋糕越來越大。近一年來,大項目并購、技術并購、國際并購、戰略并購的案例層出不窮,增發、上市、產業基金等融資案例熱點不斷;北控水務、首創股份、桑德集團、碧水源等國內水務巨頭均取得實質性的飛躍發展,擴張成為水務產業的最熱關鍵詞。 并購路徑逐漸多元 企業依托PPP、并購、合資等方式加速產生規模效益,實現快速增長。水務企業以BOT、PPP模式為主的直接獲得項目的模式,不斷擴張業務版圖 在宏觀層面,去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動水務產業的快速發展。 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推動下,PPP成為水務行業的重要發展模式,深刻影響行業的發展格局。特別是《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出臺在即,由此所催生的巨大水務市場蓄勢待發。 同時,中國證監會修訂發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和《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大幅取消上市公司重大購買、出售、置換資產行為審批,簡政放權、促進企業兼并重組,提高了企業并購的效率。 與政策驅動并駕齊驅的是傳統水務企業依靠自身內生力量增長不斷壯大。發展到一定階段,并購成為了傳統水務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然路徑。企業依托PPP、并購、合資等方式加速產生規模效益,優化完整產業鏈,實現快速增長。 水務產業的發展主要是以業務規模擴張為目的,核心目標為在各自擅長的細分領域,不斷增加項目數量,提高市場占有率,擴大競爭優勢,由此并購案例不斷增加。 目前,水務企業通過并購等方式獲得發展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以BOT、PPP模式為主的直接獲得項目的模式,不斷擴張業務版圖。北控水務自去年以來取得江蘇省徐州市丁樓凈水廠和南望凈水廠等多個BOT項目;首創股份取得河南省漯河市沙北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等多個BOT項目;碧水源中標北京市密云新城再生水廠、門頭溝區第二再生水廠等多個BOT項目。水務龍頭企業加速跑馬圈地,擴大企業規模和市場份額。 更加注重水務投資運營與產業鏈上下游的對接以及全產業鏈延伸的縱向并購。比如,首創股份收購嘉凈環保,在完善和提高了公司在產業鏈中設備制造領域實力的同時進入中小城鎮污水處理市場,實現大污水處理布局,從而完成在供水、污水、工程、固廢等多細分市場的全產業鏈布局。北控水務收購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100%的股權,將水廠投資運營平臺與縱向產業鏈的市政設計業務相結合。 水務與固廢等環保相關細分市場的業務多元化并購逐漸增多。桑德國際加速進入中小城鎮污水處理市場,并逐漸將業務領域拓展到餐廚垃圾處理、資源化利用、環衛市場化、廢舊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布局固廢全產業鏈。瀚藍環境購買創冠中國100%股權。收購完成后,瀚藍環境的垃圾處理總規模將邁入國內第一梯隊陣營,同時幫助瀚藍環境從佛山市南海區的區域性公司向全國型公司的戰略轉變。據悉,這一收購目前已獲得證監會核準。 國際并購進程加速。首創集團以約50億元收購澳大利亞公司TPI NZ公司100%股權, 實現對新西蘭廢棄物處理全產業鏈的戰略投資, 提升國內固廢處理行業的綜合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巴安水務目前已在韓國、印度等地開展項目合作,同時也在半年報中透露通過并購海外環保水務企業,提升公司環保水務技術實力。 龍頭企業已具戰略優勢 水務行業短時間難以創造超越奇跡,而已經確立規模、具有品牌優勢的龍頭企業難以被其他企業超車;基于地理因素,項目投標或項目公司的并購也尤為激烈 與互聯網行業等新興產業發展以大浪潮的洶涌澎湃不同,水務行業是一個相對成熟的產業,過去10年增長速度相對穩定。但近一年來,水務產業由于政策支持、產業升級、市場化進程加速等綜合因素影響,迸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即將進入全新的發展周期。 水務行業增長率和加速度不同,更多需要時間沉淀和經驗積累,增長率相對穩定,短時間難以創造超越奇跡。而已經確立規模、具有品牌優勢的龍頭企業難以被其他企業超車,并購成為彎道超車的主要方式。 同時,水務行業競爭性也不同。地理因素決定了水務企業取得項目后在一定時間某個區域內處于自然壟斷,基于這一因素,水務市場的項目投標或項目公司的并購也尤為激烈。 此外,水務企業的市場規模有自身特點。本質上水務產業有無限大的市場可能,但是目前最大的龍頭公司市場份額不足5%。現階段正處在從春秋到戰國爭雄期間,各水務公司競爭處于拼規模、拼市場占有率的第一階段,同時面臨部分社會資本的競爭,產業集中度有望逐步提高。未來水務市場競爭將從單一項目競爭,向產業鏈、技術、品牌等綜合競爭的第二階段邁進。 展望今年乃至未來3年,將是水務企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各水務公司正處在廣積糧的階段,通過融資、增發等方式為后續發展儲備資金。 比如,首創股份申請非公開發行募資2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30億元人民幣;北控水務與亞洲開發銀行簽訂7年期2.88億美元的B類貸款協議;碧水源公司與國開行簽署200億元的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同時繼續擬定增募資78.86億元,用于包括5個PPP項目在內的41個污水處理及管網配套等工程項目建設,加碼污水處理業務;國中水務擬增發11億元;巴安水務將募資10億元成立產業基金;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北京排水集團、中國工商銀行等5家機構共同發起設立首期100億元水環境投資基金。 各龍頭公司未來一段時間仍舊不會放慢并購的步伐,加快戰略的全面布局。筆者預測,未來3~5年內,水務行業將產生百億元產值、千億元市值的標桿性企業。未來5~10年,我國水務行業有望誕生與威立雅比肩的國際性的水務企業。 擴規模后還要提能力 企業應該針對并購之后產生的在企業管理層面、文化層面和業務層面等方面產生的問題,系統進行整合,考慮適度放緩擴張步伐,將“做大做強”的戰略調整為“做強、做大、做優”幾個維度的均衡發展 大并購之后,行業將進入大整合階段。并購不是企業的目標,而是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和效應增長發展的方法和過程。并購后的整合是對公司實力的考驗。 企業應該針對并購之后產生的在企業管理層面、文化層面和業務層面等方面產生的問題,系統進行整合,通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技術學習效率、勞動生產率,促進并購標的經濟效益的新增長。因此,水務企業在大并購后可以考慮適度放緩擴張步伐,將“做大做強”的戰略調整為“做強、做大、做優”幾個維度的均衡發展。 水務行業將迎來大合作時代。企業如能合作共同構建供應鏈系統,共同營造水務產業良好的生態系統,形成一個產生巨大價值的產業再造力量,依托明確的發展需求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必然產生良好的社會生態效應和經濟價值。 此外,水務行業將受到技術創新和互聯網的影響。目前水務公司將技術置于戰略高度,對國內外環保技術公司的收購從未間斷。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必將對水務產業形成巨大的沖擊,水務企業需要技術拓展商業邊境,提高運營效率,提升用戶滿意度,推動產業升級。 未來最有價值的水務公司可能就是與政府和最終用戶產生高頻次、良性互動,技術和流程優化迭代速度最快的企業。 相關報道 東江環保出資1.47億元收購恒建通達 拓展市政污水處理業務,獲首個污水處理運營項目 中國環境報綜合報道 東江環保日前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1.47億元收購恒建能源所持有的深圳市恒建通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建通達”)100%股權,同時公司將代目標公司承擔并償還應付賬款6500萬元。股權轉讓完成后,公司將直接持有恒建通達100%股權。 公告顯示,恒建通達持有廣東省東莞市虎門綠源水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源水務”)100%股權,除此之外,其并未持有其他資產及開展其他業務。 綠源水務于2006年7月與東莞市虎門鎮政府簽署特許經營權協議(BOT),取得虎門鎮寧洲污水處理廠和海島污水處理廠特許運營權,特許經營期限均為25年。 東江環保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收購恒建通達股權,公司將取得首個市政污水處理運營項目,從而進一步拓展市政污水處理業務領域。這將對公司延伸環保產業鏈、提升公司城市環保服務整體業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運營市政污水處理項目將有利于公司加強在污水處理方面新技術的運用、市場及管理經驗積累,對于打造綜合環保服務平臺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