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低碳理念開辟思考空間 或可破除固廢處理難關 |
2016-10-5 15:27:53 閱讀次數:863 |
我們現在很多垃圾焚燒廠為什么建不成?我們的總體思路是什么?這些垃圾怎么辦?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總工唐建國分享了用綠色低碳理念處理城市固體廢棄物的思考,或可用來破除城市固廢處理難題。
近年來,“碳減排”在多種場合被頻繁提起。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總工唐建國認為,綠色低碳理念可以被細化到環境污染防治的實踐層面。在2016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中,唐建國向與會人員分享了用綠色低碳理念處理城市固體廢棄物的思考。 本文根據嘉賓發言內容整理。 政策導向 我國在十一五的時候,提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等社會理念;到了十二五的時候,首次提出以綠色發展為主題,梳理了綠色生態發展戰略理念;十三五的時候,我們更加明確的提出了生態環境總體質量改善的要求,這種生態文明建設最基本的理念就是綠色循環、低碳。 在最近開的G20峰會中,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強調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同時向世界承諾了我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下降18%這樣的目標。中國和美國兩個大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到了世界的40%,對全世界的氣侯一定有深遠的影響。在G20峰會上,習主席會見了奧巴馬,同秘書長潘基文一起簽署了《巴黎協定》,向聯合國作出了莊嚴的承諾。奧巴馬在會議當中,也對氣侯變化的威脅表態,潘基文對中美兩國的表率給了很高的評價。 最近,中共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7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文件,這個文件也在G20會議上討論。我認為,G20的意義,一個是金融業如何促進環保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另一個就是自身建設。資本應該不妨礙我們同時兼顧保護和治理,只有兩者兼顧,才可以真正推進綠色低碳循環。 再看看我們國家對于我們支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都有哪些文件。2016年,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市場準入的負面清單。負面清單的第一條就是講耕地不能種樹,讓很多人意想不到。2006年,環保部發了一個文,要求加強污水處理廠減排核算的管理,第一次把污泥處理納入環保體系,這個發布對我們國家的污泥處理工作的進展,包括污泥處理設施的運行,有很大的作用。 2013年,國家林業局發布了關于切實加強和嚴格規范樹木采挖移植管理的通知,文件規定,山林中直徑五公分的樹苗,如果要挖走,也要辦采挖證。耕地不能種樹,山林不能采挖,所以我們怎么進行綠化,就是一個問題。 后面還有國家關于循環經濟試點示范經典經驗的通知,目前僅是一個初稿,還未發布。 設計思路 我們現在很多垃圾焚燒廠為什么建不成?老百姓不答應。如何選擇城市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路線?第一需要與周邊環境相融合,解決鄰避問題;第二,我們的原則一定要遵循綠色循環低碳,和我們《巴黎協定》,和我們國家的氣侯政策相適應;第三,做出來的東西一定要穩定、安全、有效,技術成熟、可靠,產物有出路。 那么我們的總體思路是什么?我們有工業的產品,有農耕的產品,在人消耗了以后,就變成了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可以把它分一分,可以分成工業的、危險的以及垃圾。其中,垃圾還可以再分一下,分成三塊,一塊是有機垃圾,另一塊是無機垃圾,建筑垃圾這一類,第三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生活垃圾。 這些垃圾怎么辦?一般的做法就是把它燒了,填埋了。但垃圾有很多的有機物,我們能不能拿出來?目前,我們的源頭沒有做到,只能在末端進行分類,就是干濕分類,末端分出來的濕垃圾含有很高的有機物。 我們的整個的設計思路,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概括,一個對象,兩個主線,三個內涵,四個輸出,五大循環。 一個對象是指處理對象,這是我們基本的核心。我們的生活垃圾,糞渣,污泥,餐廚,建筑垃圾,這就是城市廢棄物的對象。 兩個主線,我們剛剛講了,垃圾有有機的,有無機的,有機的東西都是我們農耕文明的產品,對這些東西的處理最核心就是厭氧消化,厭氧消化也是唯一能夠產生能源的廢棄物處理方法,產能是黑土地質、生物炭土等等。我剛剛講的國家林業局的文件,就是給我們城市綠化的來源提供基礎。至于無機的東西、工業化的東西,我們應該再利用。 整個環節一定要包括三個內涵。首先污染治理,在污染治理的同時,還要實現資源的循環,此外,整個過程要體現低碳發展。 整個過程我們會得到什么?有四個輸出。我們要得到沼氣,生物炭土,可再生建材,以及電能。然后我們應做到五大循環,第一個循環就是無機物的循環,第二是厭氧循環,第三是水質循環,第四是能量循環,第五就是碳的循環。 按照這個路線,要怎么去做?這就需要一個平臺去做。所以我說最好的方式就是靜脈產業園,我們可以以靜脈產業為載體,把理念實現。它可以實現污染治理、環境保護、資源循環、低碳發展、經濟結構轉型和政治影響力提升的六大指標。它打破了我們廢棄物處理只停留在治理層面的局面,它有廢棄物,但我們處理后,根據不同的類型加以利用。 在此過程中,第一個意義就是政治層面的影響,響應了中國政府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是一個地方政府推進低碳發展的一個具體實踐;第二,就是污染治理,我們把廢棄物做了有效的處理,避免了污染;第三個意義是循環利用,我們通過對這些廢棄產物的利用,實現資源循環;第四是經濟效益,在資源循環利用的同時,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技術路線 第三,我匯報一下技術路線。生活垃圾要在末端進行干濕分離,干的那一部分去焚燒,最近我們國家還沒有這么干的垃圾。因為一般來說,我們常規的垃圾進去以后一壓榨大概是五五分成,干的50%,濕的50%。這50%的干的怎么焚燒,熱值會大幅度提高,濕的這一部分,進到我們有機的這里面,有機包括我們的污泥,糞渣,餐廚,園林,再加上濕的成分,還有沼氣成分,我們做厭氧消化。 案例介紹 一個簡單的案例介紹,這是我們做的一個城市的規劃,在這個很小的地方,這就是原來的垃圾填埋廠,我們在其中一塊做建筑垃圾,另一塊做有機垃圾,另一塊做生活垃圾的焚燒。 減排分析 全球甲烷行動計劃是應貴國際氣侯變化的直接政策,我們做好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有助提升一個城市在應對氣侯變化戰略中的政治地位。我們這次就是把溫室氣體減排和碳收益等氣候變化概念引入靜脈產業規劃和發展中。甲烷計劃已經在全世界引起了高度重視,我們通過這樣做,可以做到5C,就是減排、甲烷利用、碳匯、跨界、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