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過度包裝何時止 廢棄物污染不容忽視 |
2016-10-23 12:23:32 閱讀次數:899 |
隨著電商的持續發展,快遞業務量與日俱增。事實上,快遞過度包裝除了導致資源浪費,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視。如何處理快遞包裝,成為困擾人們的一大難題。
隨著電商的持續發展,快遞業務量與日俱增。有數據顯示,如今網購業務每天產生的快遞包裝達千萬件,像透明膠帶、空氣囊、塑料袋、紙箱等多數一次性使用后就被丟棄,浪費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污染。如何處理快遞包裝,成為受關注的環保新問題。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已躍居世界第一,由快遞業拉動的下游包裝產業規模已超百億元,海量快遞包裝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已引發社會關注。伴隨著網購熱度的迅速升溫,為了取悅買家,很多網店的快遞包裝越來越顯“高端大氣上檔次”,幾乎每個包裹都是塑料泡沫紙、報紙、泡沫板把最外面的包裝盒塞得滿滿的。對消費者來講,這些拆掉的包裝留著占地方,扔掉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如何處理成為困擾人們的一大難題。 快遞過度包裝除了導致資源浪費,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視。一方面,由于價格競爭十分激烈,快遞包裝行業許多小型生產廠家為了降低成本,大量使用從化工垃圾、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中回收的再生料生產快遞包裝塑料袋,而這種塑料袋一般含有超標的重金屬、有毒有機物和細菌病毒等致病體;另一方面,在紙包裝中,則往往使用過量的填充物以提高紙張克重,使用劣質油墨進行印刷,這導致紙包裝上殘留的有害有機物超標。像快遞包裹中的泡沫塊、塑料袋等不易降解,埋在土壤中需要約100年才能消除,焚燒又會產生有害物質和廢氣。 快遞沒有實際意義的過度包裝,不僅意味著帶來浪費和污染,也意味著更多空間和人工成本和運輸成本的增加。事實上,對于快遞行業存在的問題,一些國家已經開始頒布法律法規,對過度包裝等進行管控。如德國DHL、美國聯邦快遞等公司的網頁都有比較詳盡的快遞包裝建議或指導,有利于適度包裝;又如日本快遞還有預約送貨服務,減少了重復投遞。 雖說使用環保型包裝或者回收再利用快遞包裝,從技術上講并不是一件難事,然而,阻擋在“快遞”和“環保”之間的,恐怕不僅僅是成本問題,還有怕麻煩的心態和社會責任的缺失。對此,一方面,應該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明確電商貨品的包裝技術標準,出臺相關文件約束賣家及快遞企業,不使用有毒、有害材料制成的塑料袋等包裝物,改用環保材料制成的包裝物來代替,擠壓快遞包裝污染和浪費的空間;另一方面,物流運營商應在快遞包裝上自覺杜絕浪費,實施行之有效的回收利用措施,快遞公司回收包裝箱,做到二次利用。 不言而喻,踐行環保,歷來都是企業利潤與社會效益之間的博弈,快遞業也概莫能外。對于快遞業過度包裝“糾偏”,讓快遞物流企業既能一定程度上節約開銷,又能嘗到環保的“甜頭”,給自己添一抹“綠色”,實現向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方向轉變,這無疑是未來快遞業發展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