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散亂污”分類施治 生態環境防治更重要 |
2017-8-15 10:11:14 閱讀次數:4440 |
《雄安新區“散亂污”工業企業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日前正式發布,明確提出專項行動將對“散亂污”企業進行嚴肅查處。在全國環保“風暴”大背景之下,雄安新區除了加強“散亂污”整頓之外,規劃建設時也要加重生態環境的防治工作。
河北省環境保護廳近日出臺《雄安新區“散亂污”工業企業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提出,為推進雄安新區打造優美生態環境,組織雄縣、安新、容城三縣開展“散亂污”工業企業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全面排查“散亂污”企業分布情況,建立“散亂污”企業數據庫。方案要求8月底前全面完成排查清單中的“散亂污”企業整治工作。 方案還提出,專項行動將對“散亂污”企業,特別是歷史形成的有色冶煉、制鞋、塑料加工、紡織印染、非法養殖、污染物堆放點等規模以下的污染企業和環境問題進行嚴肅查處。對排查清單中的“散亂污”企業,堅持分類施治,即關停取締一批、整合搬遷一批、整治改造一批。 雄安新區散亂污企業整治進展 據了解,雄安新區規劃范圍內的雄縣、安新、容城三縣地域面積1577平方公里,人口總量約100萬,GDP總規模約220億元,人均GDP僅略高于2萬元,不僅遠低于北京、天津超過11萬元的水平,也低于保定市2.99萬元的水平。目前雄安新區“散亂污”企業分布不均,有些地區也比較隱秘,因此在整治過程中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排查及整頓。 從河北省政府了解到,根據保定市“散亂污”工業企業整治進展情況數據顯示,雄安新區三縣“散亂污”工業企業整治進展有明顯差距,雄縣、容城縣、安新縣“散亂污”企業總數分別為4670、105、2064家,累計完成整治情況卻為4087、101、18家,雄縣、容城縣完成率分別為87.52%和96.19%,而安新縣僅為0.87%。 雄安新區三縣“散亂污”企業整治進展情況出現天壤之別,盡管雄縣、容城縣在近三周之內整治數據仍原地踏步,但其完成比率皆在80%以上,已接近完成整治任務;而安新縣這2064家“散亂污”企業在近四周之內僅累計完成整治18家,而且沒有任何進展,甚至尚未完全啟動整治工作,完成比率竟不足1%。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需要重點防范 雄安新區毗鄰華北平原最大淡水湖白洋淀,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這是新區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的有利條件。但是也要看到華北地區降雨少、水資源嚴重匱乏,平原半封閉式淺水型湖泊的白洋淀水量自我調節能力較弱,淀區水域呈縮小趨勢,并且長期存在較為嚴重的水質污染。 我國曾有不少地區由于人口密度高、產業規模大且環保治理不到位,超過當地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極限,造成較為嚴重的空氣、水體、土壤污染等問題。雄安新區的開發建設必然帶來白洋淀周邊地區的人口規模、產業規模的擴張以及生產、生活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幅度增加。 未來雄安新區的開發建設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一方面要加強對白洋淀生態功能的修復,另一方面也要限制高耗水、污染大的產業發展,加強對生產、生活排放的無害化處理,致力于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 在全國環保“風暴”大背景之下,雄安新區除了加強“散亂污”整頓之外,規劃建設時也要加重生態環境的防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