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如何加強對機動車排氣檢測監管工作的建議 |
2014-12-30 8:25:53 閱讀次數:956 |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機動車保有量呈上升趨勢,機動車數量的不斷增加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來源之一,也為城市汽車排氣監管工作帶來挑戰。 機動車尾氣中含有多種化合物,對眼睛、上呼吸道黏膜等產生刺激作用,并可在光照作用下產生光化學反應引起二次污染,引發哮喘、頭疼、肺氣腫等疾病,嚴重威脅人群健康。另一方面,汽車尾氣的排放是造成城市霧霾天氣的重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因此,必須加強對汽車尾氣排放的規范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治城市機動車排氣污染,改善環境空氣質量,這不僅是政府當前重點工作之一,更直接反映了普通百姓的訴求。 機動車尾氣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尾氣檢測工作相對發達國家起步較晚,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對很多實質性的工作處于摸索創建階段,為了調查汽車排氣檢測管理工作情況,我們先后到多個地區調研,發現目前仍存在以下問題。 檢測機構運作不規范 一是服務群眾意識不到位。如車輛檢測服務導向不到位,告知車輛檢測流程沒有設在明顯位置,給車主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二是檢測機構監控設施不完善,缺乏公開透明。車主不能看到自己車輛檢測全過程,容易引起車主猜忌和不滿,由此引發信訪案件,給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被動。 三是檢車場地設施簡陋,待檢車輛停放無序,經常出現檢測車輛插隊現象,引發不必要的矛盾。 四是環保檢測單位管理不規范。有些地區因沒有實時監控系統,使規范操作失去監督平臺,導致工作人員存在違規、違章、弄虛作假操作現象。另外,存在出具檢測結果報告不及時的現象,尤其對于檢測為不合格的車輛車主不能了解具體超標的項目的數據。 對尾氣檢測機構監管缺乏有效的制度和管理手段 按照《山東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等規定,環保部門要通過監督性監測、網絡監控等方式對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檢驗行為的公正性、準確性進行監督,并將監督檢查情況向全社會公布。目前在監督管理設備、技術人員配備等方面仍存在較多不足。 一是監管人員業務素質有待提高。此項工作業務性強,監管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全面的法律法規水平,更要具備過硬的業務水平,若不通過培訓及實際操作鍛煉,監督性檢測工作將無法有效開展,外行永遠管不好內行。 二是缺乏機動車實時監控平臺。目前正在運行的機動車汽車尾氣檢測站,仍存在未安裝任何實時監控裝置的現象,導致不能實時對檢測全過程進行監控,只憑人工監督缺乏常規性、科學性、公平性,也同時存在難以保存證據的問題。 三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制度。例如環保標識管理存在漏洞,未建立完善的車標申領、管理程序及監督辦法、措施,對環保標識的管理隨機化,不規范,導致市場出現假標識現象,甚至出現“黃牛黨”,嚴重擾亂檢測市場,更給汽車尾氣檢測監督工作帶來困擾。 部門協調監管和聯合執法機制尚未建立 《條例》對環保、公安、交通運輸、物價、質檢、工商等涉及機動車尾氣監管的部門職責做了明確規定,但是仍未形成有效的、順暢的監管機制,致使路查、主要路段限行、對燃料質量和加油站的監管以及對機動車維修企業排氣污染維修活動等的監管工作一直未能有效開展,對于黃標車限行的規定也未啟動。 目前,一些尾氣排放不達標的機動車仍然可以自由穿行在各條路上,公安、環保等相關部門尚未協調建立相應的處罰制度及采取處罰措施。監管不到位,不可避免地讓一些不法分子鉆空子,引起群眾不滿,引發上訪等不穩定因素的發生。 創新制度,做好尾氣檢測工作 通過到各地調研的情況,筆者對機動車尾氣檢測工作提出了如下幾點建議。 環檢機構硬件建設須規范到位 要建立公示欄、宣傳欄及友情提示牌,在明顯區域公布機動車環保定期檢驗工藝流程、機動車定期檢驗限值標準、環境保護部機動車環保標志說明、機動車定期檢驗檢測方法及標準。環檢工作人員公示欄要求設立舉報投訴電話,設立意見箱、咨詢臺。 對機動車尾氣檢測辦理大廳要建有等候區,在顯要位置懸掛電視、監控屏幕等必備設施,方便車主實時看到自己車輛檢測的情況,辦理大廳工作人員工作臺有明顯提示標志,方便車主找尋,真正達到便民的目的。 環檢人員要統一著裝,掛牌上崗,汽車檢測場地等候區要設圍欄,防護桿。 各檢測站要專門設有環保局監督管理人員辦公場所,辦公室場所要配置桌椅、檔案柜、保險柜等辦公用品,且要具備安裝遠程監控的條件。 各職能部門互相配合 環保、物價、公安等部門要相互配合,依法加強監管。 環保部門負責對檢驗機構開展機動車環保檢驗活動依法實施監督管理。一要落實監管平臺,盡快設計、安裝監控平臺,對檢測線實現全面網絡監管。二要建立健全監督管理制度,建立機動車排氣污染投訴和舉報制度、標識管理發放制度及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制度等。 物價部門要根據國家要求,對經營者進行合理定價,并且規范其收費行為,對惡意壓價或者抬價擾亂市場及坑害群眾的行為給予嚴厲查處。 公安部門要聯合環保部門對汽車尾氣的達標排放、機動車環保標識真偽等進行定期檢查、抽查,形成監督管理機制,將違規車主納入考核管理系統。要針對黃標車淘汰情況,對重要路段進行限行設置,用“倒逼機制”加速黃標車的淘汰工作。 建立健全環檢機構運作規范和制度 監督管理機構要積極探索規范化、標準化監督工作機制。檢測機構也要建立規范運作的標準、程序、規章制度。如監督管理部門建立對尾氣檢測機構相應的管理規定、考核措施等,檢測機構建立相應的崗位職責、檢測車輛管理制度等。 建立聯合監督檢查機制 目前,國家對市環檢前置工作的硬性要求已經停止,為避免汽車尾氣檢測工作流于形式,建立起聯合執法監督機制十分必要。政府要給予協調公安部門建立起聯合執法機制,開展定期和不定期路查、抽查等執法手段,以保證汽車尾氣治理與管理工作不流于形式。 建立汽車尾氣檢測及管理狀況信息庫 逐步建立起車輛監管單位信息庫、車輛檢測信息庫、車輛環保處罰信息庫,增加管理工作的暢通性、便捷性。通過建立信息庫,能夠加強聯合執法的迅速反應能力,縮短執法處罰周期。其次,信息庫會明晰重點檢查車輛單位、信息,使得執法有針對性。 建立起環保標識發放管理信息庫,建議對環保標識進行系統編號,對每一個標識的發放進行計算機系統登錄留檔,有效控制標識發放的無序局面,尤其是對“黃牛黨”及非法標識以堅決打擊。 建立起黃標車臺賬信息庫,規范黃標車淘汰工作,協調相關部門對黃標車進行調查核實,做到底子清、來路明,嚴格對黃標車的管控。 |